微信公众号的本质,是一个独家运营的实名制论坛

从论坛到QQ群到博客到WB到微信群到微信公众号,网络的本质变过没有?

 

因为无数次听人说起:论坛已经是末路了。

 

所以,今天就要聊聊这个问题。

 

2009年大概是一个分水岭,.cn 事件好像是2008年的事情,当时哀鸿遍野。紧接着ICP法规也跟着严格起来。一直到今天,个人申请ICP都变得困难了。可以说实名制步步紧逼。

 

2009年以前绝大多数中小站长是靠论坛发家的,这一点大家是否有异议? 因为最能吸纳资源的网站类型是平台,只要有会员参与,站长就不需要再原创任何内容,会员也会自动转发网站的精品文章到其他网站,所以连外链都不需要做。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。

 

论坛的生命力是否因为QQ和微信的流行而衰败? 我看未必。

 

一个工具的存在是因为有需求。人们对于论坛的需求点,便是寻找答案、参考意见。搜索引擎作为前端,论坛作为内容载体,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组合。

 

搜索引擎之下,有用的内容来源无非两个:资讯网站、论坛。

 

这里说的“有用”,不是娱乐,不是电影,而是技术、历史数据、群众意见等。

 

你在任何一个APP上能找到的信息都不如搜索引擎+论坛呈现的答案精彩、实用。论坛里的内容如果有问题,很快就有人跟帖纠偏。 而APP不会,且为了流量,APP可以不择手段地迎合人们的心理阴暗面、猎奇心理。虽然表面上符合法律法规,但却存在严重的人为诱导。现在已经智能到根据喜好推送了。

 

 

本质而言,微信的帖子跟论坛的帖子没有区别,只是它是封闭的。公众号就像论坛栏目,管理员就像版主。但由于公众号与搜索引擎存在“生殖隔离”,所以公众号其实是有先天缺陷的。访客在寻找有价值的内容的时候,无法通过微信精准查询,只能由公众号管理者单方面推送,或者由其他人转发。

 

所以,公众号不是用户“按需索取”,而是硬塞给订阅者。 这种订阅方式与“邮件订阅”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,仅仅是电脑换成手机,阅读方便了一点。

 

时至今日,要寻找技术类或者地方类的实用信息,依旧是搜索引擎+论坛最有效果。

 

论坛总体走向末路,根本原因并不是它的形式不好,而是因为太过多元化,ZF的人力资源难以对其有效管控。所以是法规对论坛形成了限制。

 

举几个栗子:

 

惠南镇当年酒吧砍头事件,我并非24小时在线,没有及时发现,是网警电话要我删除;

奉贤KTV**,场面血腥到极点,我也没发现,是奉贤公安通知我删除;

上理校长跳楼事件,我以为就是个热闹,没在意,结果网警直接请我去喝茶;

 

 

去喝茶次数多了,所以渐渐明白他们的工作压力并没有我们想的轻松。

 

所以即便我现在把论坛开在国外,也要把发帖策略搞得很严格。目前而言,技术类论坛、地方性论坛都活得好好的。因为没有其他网站或者形式能够取代它的作用。只要严格把关,它还是有很大的成长空间。

 

现在微信公众号也在推内部搜索,但我可以断言: 手机对工作的用途,并没有电脑好使。除非微信把电脑端做完善,否则无法取代百度搜索。真正工作的人,都捧着电脑,而不是端着手机。

 

原文: https://www.uselys.cn/thread-21-1-1.html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随笔日记

pandwonload不能登录?试试跳过启动验证

2020-4-17 18:53:20

随笔日记

教你用手机号查骗子姓名的方法

2020-4-29 21:45:14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